文/羅玉平
9月11日首映20日公映的國慶檔期的故事片《產房》,由著名作家王雨根據他發表于上海《小說界》2015年6期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中國作家》(影視)2018年7期發表了劇本,獲“重影杯”第九屆電影劇本一等獎。《產房》由青年才俊郭琦執導,是一部深受歡迎的電影,既用當代藝術手法講了好看的故事,也回歸傳統的現實主義,讓人感動落淚。
影片開頭,婦產科護士長肖春(范艷飾演)在家休產假,當她得知因道路中斷,去其他醫院的產婦涌向她所在的醫院時,立即放下喂奶的孩子趕去醫院。極具生活化的場景,插入窗外救護車急駛的畫面,拉開了電影的序幕。
鏡頭切換到醫院,仿佛臨戰場,給人以“與時間搶生命”的緊迫感。產房忙碌的同時,醫院無數工作人員通力合作。婦產科主任、醫生、護士各自就位;多科室多部門應急配合,迎接新生命的誕生……觀眾感受到生活實感,感受到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忠誠。
影片女主角護士長肖春是位剛過而立之年的漂亮女士,產后虛弱的她,一到醫院就變得生龍活虎,一邊指揮護士一邊安撫產婦。她的到來,像給婦產科注入了一劑興奮劑,井然有序運行。她看似斯文秀氣,投入工作便風風火火。隨著劇情的發展,得知她的第一個孩子因患白血病去世;援外的外科醫師丈夫給艾滋病人做手術意外劃破皮膚,正接受檢查是否受到感染;婆婆年老體弱需要照料;又遇病人家屬的誤解、責難……這些一件件發生在她身上的事,立體地,多側面地讓我們看到一個敬業護士長的形象。特別是她與醫鬧的那場戲,為了臨產的生命垂危的高位截肢孕婦,她下跪了,向醫鬧放棄了自己的尊嚴。這是對生命和職業的敬畏。看到此處,我方明白,我這位老友,曾經做過重醫二院副院長的王雨先生,在自己的筆下寫下這樣的情節時的心情,可以看出,他對這些有著高尚品質的同事是多么熟悉,對自己從事幾十年的醫學事業有多么熱愛。可以看出導演的精心設計、布局。
除了護士長肖春外,觀眾還會被那個被小朋友四下打聽尋找的醫生俠--婦產科陳主任(莫含飾演)吸引。他連續手術極度疲憊,依舊堅持在手術臺上。他給女兒莉莉的承諾一次次落空,剛下手術臺就面對女兒的責難。本來說好陪女兒回家過年三十的,卻讓女兒在醫院的冷板凳上坐等一夜。這位常年與死神搏斗的陳主任,不是臉譜化的刻板形象,他是丈夫是父親,給產婦帶去安全的背后,是家人的牽掛。影片強化了他們父女見面的細節,聚光他眼里的溫順、歉疚。做完手術的他推開走道的窗戶,看著窗外人群時一臉欣慰的一剎那,使我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醫者仁心。影片通過這些細節,打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婦產科醫師形象,讓人濕目。
《產房》異彩紛呈,在高潮到來前,呈現數個小高潮,電影通過多重視角展示情節緊湊、懸念迭起的畫面。醫鬧有意刁難護士長;幾個病員為護士病危的奶奶做視頻寬慰;兩個小家伙尋找醫生俠……這些重要和次要的人物,構成了多角度視點,塑造出感人的群像。正是在這些多重視角下,醫護人員用他們的盡心盡職,展現了大醫精誠。
《產房》電影與許多優秀電影一樣,深深吸引、打動了觀眾。立意高,故事好,把電影情節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醫護人員們為迎接新的生命不遺余力、筋疲力盡。他們沒認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是職業使然。婦產科陳主任的女兒終于發現與小伙伴尋找的醫生俠,就是被自己抱怨的爸爸時,她感動了。豈止是她感動,觀眾也感動。故事片《產房》蘊含的人間親情、人文溫度,深深地打動了我。
王雨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多產作家,是《填四川》《開埠》《碑》重慶移民三部曲的作者。他的有職業體驗的作品有電影《年輕的朋友》和小說《飛越太平洋》《產房》《血緣》。他編劇這電影《產房》,集思想性、藝術性為一體,極具觀賞性和現實意義,希望該片能沖刺電影大獎。祝愿王雨和劇組更上一層樓,寫出拍出更多更好的電影作品。
(作者羅玉平系重慶出版社資深編輯)
主管: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重慶市作家協會、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556d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版權所有 ICP備案:渝ICP備11000637號-21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