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0日16時訊 手工土月餅、名優農特產、民俗文化表演……9月19日, 成渝雙城經濟圈·筠連非遺文化金秋展于南坪重慶映像盛大啟幕?,F場,市民們不僅能夠免費品嘗筠連土月餅、中國川紅、筠連水粉、筠連黃牛肉等筠連當地豐富的農特產品,還能觀看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熱鬧非凡。
(筠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鐘聲遠開幕發言)
(游客圍觀民俗表演)
(展會現場熱鬧非凡)
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月餅引來央視多次走訪
紅茶月餅、黃精月餅等新口味受熱捧
筠連縣隸屬于四川省宜賓市,是出川入滇的重要門戶,當地優良的水質和含硒量豐富的土壤孕育出了筠連土月餅、筠連茶葉、筠連水粉等眾多的生態農特產品,也孕育出燦爛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氏月餅)
“在筠連人的印象中,土月餅代表著家鄉的味道,很多筠連人是從小吃到大的?!睗h月軒土月餅制作人劉方勇說,土月餅在筠連人心中不可替代,筠連土月餅土法烤制的傳統沿襲至今,從和餡揉面到烤制成型,完全區別于現在工廠機器加工的月餅,全部是純手工制作,盡管產量不高,卻最大限度保證了月餅的優良口感,是當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漢月軒月餅由祖孫三代手口相傳,劉方勇是第三代傳承人,一口土鍋,一把土錘,一套土模具,用匠心守護著幾十年不變的老味道。2017年,中央電視臺曾對此進行報道,漢月軒土月餅制作人劉方勇也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顧客品嘗漢月軒月餅)
(漢月軒月餅)
為了更好地將筠連當地特色融入土月餅,還有不少企業在傳統制法的基礎之上,創新口味。作為“四川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示范縣”,筠連盛產黃精,德馨堂根據傳統月餅配方,加入黃精,改良成了一款養生月餅,低糖又低脂。這款月餅在活動現場,引起了不少老年朋友的圍觀,品嘗后紛紛叫好,健康又美味。
(黃精月餅引來不少顧客圍觀)
當月餅與茶葉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醒世茶業,工人們將上等的茶葉加工處理后融入到月餅的面粉和餡料中,經過不斷嘗試,終于創新性的研發出了筠子茶月餅,不僅口感清香獨特,還能解油解膩,可謂集健康和美味于一身?!昂推渌嘛炏啾龋捱B土月餅最大的特點就是純手工炭火烤制,餡兒多、味道好,吃一個還想吃第二個,這是吃其他月餅很難有的感覺。”活動現場,市民王女士購買了兩箱筠子茶月餅,她認為土月餅和其他月餅相比,實在、味道好、傳統手工藝是自己選擇它的原因。
(筠子茶月餅)
據了解,筠連縣大部分月餅作坊每年中秋節前一個月開始制作月餅,前后制做周期一個半月左右時間,制作時間長,產量少,但為保證原汁原味、延續傳統技藝,筠連縣一直秉持著三百年歷史的古法手工技藝制作。
筠連紅茶繼承傳統茶工藝,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
除了筠連土月餅,筠連縣最大的特色還有“川紅”(四川紅茶的簡稱)。筠連縣是“川紅”故里,全國著名的茶葉產區,筠連紅茶、筠連苦丁茶都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川紅工夫紅茶制作技藝也在2014年成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苦丁茶)
筠連紅茶中醒世茶業的“金黃白露”芽茶還有著淵源的歷史故事。1957年,“金黃白露”芽茶曾敬獻給偉大領袖毛主席品嘗,中央辦公廳收到茶后,代表毛主席表示感謝。之后,醒世茶業一直發掘繼承一九五九年“黃金白露”國慶獻禮茶的傳統工藝,運用現代制茶技術重制頂級紅茶“黃金白露”,以其“不一般的香、不一般的醇、不一般的美”于2009-2010年一年蟬聯三個國際茶博會金獎,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
此外,筠連還有以川筠芽茶葉、茶馬古道、嘉木茶葉、青山綠水等為代表的紅茶企業,更有部分茶企業遠銷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地,受到了一大批國外茶愛好者的“青睞”。
(展會現場可免費品茶)
筠連水粉、黃牛肉豆豉醬、苗家手撕黃牛干巴……多種農副產品等你來購
“來筠連如果沒吃過筠連水粉,你就算白來了?!睋捱B縣經濟商務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唐洪介紹,作為筠連的特色美食之一,筠連人的一天是從一碗水粉開始,因此,來這次展會水粉是必打卡美食。
(筠連水粉)
明朝初年,“魏四薌鮮”水粉創始人魏興武的先祖自種紅薯為生,偶然之間,將手工紅薯粉面和成團,通過漏瓢拍打進鍋里熟化后竟然制成有型有味的紅薯粉條,經過多代發揚傳承,如今已打成為享譽四方的一道特色小吃——“筠連水粉”。區別于普通粉,魏四薌鮮水粉采用筠連本地富硒紅薯粉面,粉絲白亮,柔韌柔韌而有嚼勁,味道極其鮮美。
(“魏四薌鮮”水粉)
魏四薌鮮水粉最初以“素水粉”為主,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代傳承人,魏興武通過多年的研究與創新開發,已推出香辣、牛肉、香辣紹子等多種口味,更有袋裝、盒裝等不同包裝,方便顧客購買與攜帶。
除了水粉,本次金秋展還有灰大嬸桐子粑、以筠連當地黃牛肉為原料制作的黃牛肉豆豉、苗家手撕黃牛干巴等各色農副產品琳瑯滿目,手工制作,全是“土貨”!
(展會上各色農產品琳瑯滿目)
據悉,本次展會正火熱舉辦中,今(20)日展會現場還有茶葉、月餅品鑒會,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帶著家人朋友一起去現場逛逛,深入了解,放心選購。
主管: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 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重慶市作家協會、重慶華龍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 www.556d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版權所有 ICP備案:渝ICP備11000637號-21 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