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故事——評王雨中短篇小說集《十八梯》
2023-01-02 16:52:31 來源:重慶文藝網

文/武輝夏

王雨和我都是重慶市文史館館員,他是重醫二院的教授、博導,專業是超聲醫學;同時,又是重慶市作協原副主席。他和我是跨界交友,一個是作家,一個是畫家。我為他的小說和電影劇本寫過幾篇評論:《春在產房--王雨電影<產房>觀后》《平凡見英雄--簡議王雨電影劇本<英特納雄耐爾>》《人間溫情--讀王雨長篇小說<飛越太平洋>新版有感》《春秋之筆寫重慶--評王雨長篇小說重慶移民三部曲》等等,可以說對王雨的文風才情甚為了解。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459
武輝夏王雨

兔年伊始,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短篇小說集《十八梯》,我當然又表示熱烈祝賀!這本集子里的《產房》等我已寫過評論,恕不贅述。其中的《十八梯》《鶴》《丹頂鶴》,是我感興趣的與我有關的作品,讓我格外高興,覺得挺有意味,著重談一下這三部短篇小說。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02

文學來源于生活,生活的真實會在小說中得到藝術詮釋。真實生活有好的文筆描述,絕不等同于走馬觀花的體驗和胡編亂造或無病呻吟,也不是獵奇。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這些美學家,康·巴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之美學思想,都一再強調藝術和生活的關系。有真實生活的體驗,才可能在文學創作上產生佳作。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05

王雨生活工作在重慶,對新老山城的一切非常熟悉,所以能駕輕就熟創作,出版了這部中短篇小說集。王雨常在我的畫館品茶聊天,看我畫鶴,作家早已從我的人生經歷、畫鶴情趣中捕捉到可寫的文學作品,他這集子里的短篇小說《鶴》的主角伍鶷,就看得出有我的影子。讀了這部小說,讓我回顧了自己的人生,不甚感慨,為之動容。謝謝雨兄!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10

這集子里的短篇《丹頂鶴》,發表于香港《中外要聞》2021年4期,王雨改編為了同名科幻動畫電影文學劇本,獲2021年第十二屆“重影杯”三等獎。人說,我的鶴畫,瀟灑空靈自在純凈,大道至簡,追求單純。王雨深得其妙,喜歡我的鶴畫。疫情期間,他想到動畫片《哪吒》,便心生一念,認為我的鶴畫是一個很好的藝術符號,可以像動畫片《三個和尚》《小蝌蚪找媽媽》那樣,將水墨鶴畫作為素材,擬人化地將人的情感植入丹頂鶴的情感世界,將善惡美丑的戲劇沖突在劇中展現,追求美好、和諧、和平。便改編了這部科幻動畫電影劇本。

我與王雨跨界交友,妙哉!著名詩人呂進有感題寫:“王雨與輝夏,斜杠兩大家,匠心鑄友情,藝苑傳佳話。”著名作家藍錫麟虎年有感題寫:“春輝潤雨直通夏,虎嘯矜王武亦文,一巷戴家連兩子,才高藝顯快哉人!”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13
王雨,劉光瑞,郝鵬壽,武輝夏

十八梯連接重慶母城上下半城,有十八層平臺的陡峭石梯。抗戰時期,日本飛機瘋狂轟炸,將渝中半島主城區炸得滿目瘡痍,一片廢墟。人們為了遮風擋雨,用一些樹干、竹子、油氈依山而建,靠巖修房,搭建了大大小小東倒西歪的層層棚屋。然而,這些起伏錯落的吊腳樓,卻形成了山城獨具特色的景觀。不論日本飛機怎么轟炸,這些棚屋毀了又建,炸了又搭,山城人民“越炸越強”的抗戰決心不動搖,始終堅強抗爭,樂觀生活。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16
武輝夏畫老山城系列一

我的家在新華路,小時候在“精一小學”讀書,離較場口和十八梯幾步之遙,在十八梯跑上跑下幾十年。厚慈街、守備街、響水橋、花街子、善果巷、轎鋪巷、永興巷等等,都有我小時候的足跡,非常熟悉那兒的街道巷子。現在舊城改造,十八梯煥然一新,成了打卡的新景區。然而,老十八梯保留的東西少了。我們老一輩的人尚有記憶,現在的年輕人已全然不知那個年代,那踩得變了形泛著幽光的青石板梯坎,那人聲鼎沸的市井之聲和吊腳樓的種種印象。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19
武輝夏畫老山城系列二

王雨這集子中的短篇小說《十八梯》,生動描寫了十八梯七街六巷的人物風情地貌,展現了有溫度的市井生活畫卷,講述了城市的變遷。從他細膩的文字描寫,我們看到了老山城七八十年代的情景,感受到我們熟悉懷念的舊城味道:“十八梯的路道兩邊擺滿了涼椅涼席涼板,坐著躺著乘涼的男女老少。男人幾乎都只穿一條短褲,女人穿得少得不能再少,細娃兒一絲不掛。蒲扇紙扇篦扇搖動,扇風也驅趕蚊子。小販吆喝叫賣炒米糖開水、稀飯、涼面、涼粉、油茶、豆腐腦。”小說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女主角明月,男主角柳天,殘疾人葛啞巴。生活清苦的他們在十八梯上上下下,在吊腳樓中生活長大,藝術地再現了他們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人生追求。那個年代的煙火味、人事滄桑,寫得巴適,格外真實。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23
武輝夏畫老山城系列三

佳人有約,生命有緣。明月“正面看,一輪皎潔的圓月,側面看,一鉤微笑的彎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六月的重慶熱死人,她衣著隨便”“月輝讓她那雪白的肌膚更白”“明月的臥室內飾清爽,家具古樸。”寥寥幾筆,勾畫出明月是一位有文化品位的女畫家,大方秀美,清雅純凈,有種讓人心動的畫中人的美。成都中醫學院畢業的博導柳天、開字畫店的下江人明月的父親、“養心堂醫館”的歐陽中醫、十八梯木業公司的老板葛啞巴等,從生活中走來,各有不同的性格和人生遭遇。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25
武輝夏畫老山城系列四

十八梯可以說是老山城的濃縮版,最具山城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寫好了十八梯就寫活了老山城。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28
武輝夏畫老山城系列五

王雨在小說中不僅重現了老山城的味道,也滿懷激情展現了新重慶大都市的風采。小說還寫了成都的寬窄巷子,體現了成渝雙城文化。這部小說在《長江文藝》發表后,由他改編的同名電影文學劇本獲得了國家電影局的拍攝批號,“重慶佛龍影視公司”老總、著名影視制片人劉崗正籌拍院線電影。重慶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浩認為:“《十八梯》電影文學劇本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從主要人物的感情故事,反映大時代中的個人命運,這種切入手法是很高明的。寫現實題材,講浪漫故事,繪城市地標,添厚重文化,展人文新貌。”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31
姜連貴,劉崗,武輝夏,王雨,馬綜遠

重慶已成為網紅城市,各地游客大量涌來,到洪崖洞打卡,吃小面,品火鍋,可謂熱鬧非凡。然而,我認為更需要了解山水城市重慶的歷史文化。到北京看話劇《茶館》,到廬山看電影《廬山戀》,到云南看《云南印象》,電影《十八梯》應做成《小街》《城南舊事》那樣的藝術故事片,讓國內外朋友到了重慶有一個必看的電影《十八梯》,使其成為重慶響亮的文化名片。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34
許大立,周利,武輝夏,王雨

美好的風景是為平庸的藝術家準備的,平凡的風景卻是為偉大的藝術家準備的。王雨先生是重慶本土作家,寫了多部長篇小說,《填四川》《開埠》《碑》這三部長篇小說就是寫的四川、重慶。我評王雨的中短篇小說集,談到了他的電影劇本和長篇小說,絕不是說溜了嘴,而是另一種反證。這部中短篇小說集,就是他數十年的人生體驗、修為和長篇小說的厚重底蘊,才能結集出版的。

王雨這部中短篇小說集中,還有數篇美文,因篇幅所限,就此打住。

祝賀王雨中短篇小說集《十八梯》出版發行!

微信圖片_20230102165536
馮文中,武輝夏

(作者:武輝夏,重慶市文史館館員,重慶文學作品表演藝術學會名譽會長,馮玉祥詩書畫院執行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