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鐵城
十年之邀,今年暑期終成行。
十年前,正是山城人們“一窩蜂”式避暑高峰,我那群剛退休或即將退休的同學們,也跟風在距重慶140公里開外的武隆木根購置了避暑房。至交好友軒和建明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動員我也去那里購房避暑,都說那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涼快舒服!終因我早已選擇在石柱黃水避暑,一推再推而未能成行。
今年夏天,總覺得在同一個地方避暑,缺乏新鮮感。與妻商量后,作出了游走著歇涼的決定。
八月上旬,我們從重慶出發至酉陽后溪到黔江,再從武隆仙女湖到仙女山鎮,第五站便選擇了武隆木根。
聽說我們要到木根避暑,軒和建明熱情似火,關心備至,從住房到生活都一一作了詳盡安排。
在木根住下后,我才深知老同學們先前的勸告,說的全是心窩子話和肺腑之言。
木根,位于武隆區西北部,海拔1300余米,夏季氣溫22℃左右。自然風光綺麗,地方風情濃郁,景色生態宜人,被譽為重慶市最佳避暑休閑鄉村。木根村森林覆蓋率超60%,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評定為重慶市首批生態文化村。
除此之外,木根還是重慶市唯一一個規模最大的番茄種植基地。目前,該地區番茄種植規模已達2.3萬余畝,惠及農村民眾2萬余戶,其核心區域已試驗成功,并逐步推廣草莓番茄、釜山88、天使之唇、黑番茄、金紅13和倍味美等六七個優質品種,備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凡是在木根避暑打道回府的人們,無不盡其所能地購買木根番茄帶回都市的家中。她們說木根的番茄水分重、味道醇、能化渣,是煲湯、燉排骨的上等配材。
在木根,我們過上了不愁吃不愁喝,開心快樂、風清氣順的神仙般日子。
每天清晨,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會迎著燦爛的朝陽,頭頂曼妙的薄霧,吮吸著新鮮的空氣,成群結隊地在林蔭道上散步,在人潮如海的集鎮購物。
木根街上菜品新鮮、物資豐富,真可謂各取所需,應有盡有。尤其是木根的牛肉,那真是品質一流,價廉物美,早已成為避暑人們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
每日中餐和晚餐,我們都相互在同學間吃請。
幾口武隆醇下肚后,同學們就都紅潤著一張布滿皺紋的老臉,敞開尚存年輕的心扉,相互間說起了笑話、開起了玩笑。
記得那是我們到木根后的第二天晚餐時,自小就愛開玩笑的伯雄同學,硬是要求建明當著大家的面,交流一下是怎么在長壽至重慶的輪船上,僅同行一夜就將貌美如花的下鄉知青華英繞到手的經驗。
建明同學滿面紅光地斜睨了坐在旁邊的華英一眼,瞇縫著雙眼笑嘻嘻地說:“哪有啥子經驗嘛?我和華英完全就是情投意合!”聽完建明這番話,華英急得趕忙站立起身,兩只手左左右右地舞動著,滿心歡喜地向在座的人們說:“你們千萬莫聽建明他胡說八道,我和他哪來的情投意合嘛?我早就明白完全是受了他的騙、上了他的當,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一下子將所有人們逗得“哈…哈哈……”地大笑起來,弄得好大一陣子都收不了場。
建明,在當年我們那400余名初中同學里,還真算得上是一個能夠擺得上桌面的人物。
他自小喜歡擺弄各種樂器,竹笛、口琴、二胡、京胡、小提琴等常見樂器幾乎玩了個遍,是當年大隊和公社宣傳隊樂隊的絕對主力。
他初中畢業當了幾年代課教師后,教了一輩子書的父母,擔心他日后難以轉正,拜托公社知識青年帶隊干部,將其就近安排下鄉當了知青。
一年后,建民被招進重慶鐵路機務段,當上了讓人羨慕不已的鐵路工人。上班不久,他就在探親返重慶的江渝117號輪船上,偶遇從老家仁和公社回重慶市區度假的華英。
就這樣,建明和華英兩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帥男靚女一見鐘情,情定長江,被老家人們傳為了佳話。
按理說,在農村鄉場上長大的建明,既進城當上了工人,又找了個城市媳婦安了家,本應中規中矩早出晚歸,“兩點一線”地過上幸福美滿的居家日子。
然而,按部就班上了幾年班的建明,終因打小就有的音樂夢而躁動了起來。
起初,是熱心組織私人音樂會,與七八個酷愛音樂的人們廝混在一起,利用工余時間吹拉彈唱地自娛自樂。
后來,隨著改革開放逐步深入,各地夜總會、舞會和音樂吧如雨后春筍般遍及城市的大街小巷,眼見朝夕相處的樂界朋友們,紛紛拋棄摯愛了一二十年的民樂樂器,鳥槍換炮玩起了洋為中用的銅管樂器。建明也一股腦兒甩掉二胡、京胡和小提琴,改弦更張地玩起了大小貝斯和薩克斯。
他們白天在崗上班,晚上一頭砸進夜總會、舞會或音樂吧,做起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音樂夢。
再后來,不甘于為他人打工,每場僅只領取3元至5元,20元至50元報酬的建明,干脆邀上20多名器樂和歌舞愛好者,自籌自辦起菩薩文工團,專門承接婚喪嫁娶和壽宴、商業門店或企業開工慶典的文藝演出,長期活躍在熱鬧非凡的都市和民風濃郁的鄉村,深受城鄉人民群眾喜愛和夸贊。
時至今日,年近古稀的建明無論在哪,他都會隨身攜帶著兩件心愛至極的寶貝,一是威尼茲中音薩克斯,一是英國造KAE音箱。也就是說,只要有建明在的地方,就會有歡樂,就會有美妙動聽的音樂!
人們都說有歡樂的地方,日子就過得飛快,這話一點不假。轉眼之間,一個星期過去了。按先前的規劃,我和我妻也該告別老同學們打道回府了。
在三十余人歡聚一堂的告別宴上,我將我們這一代人的現狀寫就了一首短詩:昨天同桌是書生/今朝聚首成老翁/談天論地侃時事/兒時身影閃眼中/暮年仍懷少年志/吹拉彈唱心緒松/打小嗜好難忘記/畫意詩情樂其中/時下同跳鍋邊舞/捧著孫娃當祖宗/里外都是一把手/忙出忙進立新功。這將幾個同學(老鄉)的短暫聚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離開木根的前一天夜里,輾轉難眠的我浮想聯翩、回味無窮:總覺木根有香,似故鄉味道在空氣中彌漫;木根有林,如親密的友鄰,時時賜予安寧和庇護;木根有晴,似脈脈溫情,溫潤著每一顆到訪的心。而最讓我驚喜的是,在木根還有同桌,那群昔日的同學舊友,喚醒了我們對青春的回憶,如同一幅美麗畫卷,讓人沉醉,讓人眷戀……。
武隆木根,注定是一場永生難忘的心靈之約。
(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重慶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秘書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