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光影 上合風采|最高獎勵500萬元!重慶出臺激勵政策鼓勵影視企業來渝發展
2025-07-05 13:10:00 來源:重慶文藝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王景行)7月5日,《重慶市支持科技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激勵政策》(以下簡稱“激勵政策”)在“科影共生 光映未來”重慶永川科技影視產業合作洽談會上正式發布,鼓勵影視企業來渝發展,政策內容干貨滿滿。重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管洪作了詳細解讀。

最高獎勵500萬元 鼓勵外地影視企業來渝發展

該激勵政策由市委宣傳部、市電影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圍繞產業全鏈條推出高標準扶持措施。如,鼓勵影視企業來渝發展,落實西部大開發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對來渝從事影視文化產業的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新引進的頭部文化企業、港澳影視服務提供者,一次性獎勵200萬元;對在重慶設置西部(西南)及以上總部的,一次性獎勵500萬元。對年營收達到5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進行綜合效益評價,最高可獎勵500萬元。

支持企業加大硬件建設。對于符合條件的科技影視產業硬件載體,可按項目固定資產實際投入的10%給予硬件建設補貼,單個項目最高可達500萬元。納入市級重大項目的,補貼金額可提高至10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影視基地(園區),給予最高1000萬元配套支持。從政策上支持企業硬件設施投入,支持科技影視基地(園區)建設。

來渝拍攝影視作品 最高補助比例達35%

針對在全國任何省區市立項備案的影視項目,既對拍攝階段發生的服務費用進行補助,也對后期制作階段的技術服務進行補助,單個項目累計最高補助比例可達35%。

如某個影視項目,在重慶產生的影視服務費用達到500萬元及以上,可給予制片方20%補助,同時,該項目委托在渝企業為其提供后期技術服務并產生費用達到200萬元及以上,還將給予第一出品單位15%補助。這一政策支持的范圍進一步放寬,補貼的比例進一步量化。

針對提供拍攝和制作服務的在渝影視企業,累計最高獎勵其服務收入的35%。如重慶當地某個影視企業,為影視劇組提供各類拍攝服務收入達500萬元,給予20%的獎勵;同時,該企業提供后期制作服務收入達到200萬元,還將按其技術收入給予15%的獎勵。

管洪介紹,這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以往同類政策準入門檻高、針對性不強、可操作性不夠的局限,大力鼓勵市外企業和項目來渝拍攝、制作,同時鼓勵市內影視企業提高全鏈條服務能力。

優秀電影劇本 給予真金白銀獎勵

鼓勵抓好“一劇之本”。對在本市立項的優秀電影劇本,被列入中央宣傳部、國家電影局重點影片生產規劃和年度計劃的,最高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被列入中央和國家規劃重大工程的,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同時,鼓勵優秀劇本在渝交易轉化,按實際成交金額的15%給予一次性獎勵。

鼓勵提升發行放映質效。在任意省區市立項備案的電影項目,委托在渝企業開展電影作品發行達到200萬元以上的,按實際發行費用的10%,給予第一出品方最高50萬元的補貼,單個企業每年補貼最高可達1000萬元。支持承接電影節展,分檔給予主要承辦方最高1000萬元補貼。對在本市開展電影作品首站首映禮、首發活動的制片或發行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補貼;舉辦電影路演活動的,按場次規模分檔給予最高20萬元補貼。

支持科技創新 最高補貼500萬元

順應技術變革趨勢,鼓勵影視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對引進并應用高精尖影視前沿技術、設備且購置價超過1000萬元的,按購置價的15%最高給予600萬元補貼。對影視高科技研發和生產企業,年營收超過1000萬元的,最高按上年度研發投入的15%,最高給予一次性補貼100萬元;年營收超過5000萬元的,最高按上年度研發投入的25%,給予一次性補貼500萬元。同時,加強高端人才引育,對符合條件的影視類領軍人才,納入新重慶人才服務體系,從子女就學、住房安居等方面給予服務保障;對引進影視產業項目落地的人才,最高給予100萬元獎勵。

相關政策無縫銜接

今年4月,重慶市出臺了《重慶市重大文藝精品項目資助和獎勵辦法》,對重大影視精品創作生產給予資助和獎勵,如對電影項目最高資助可達1500萬元,對電影項目獲獎最高獎勵400萬元,進一步加大對票房收入的獎勵。

這些已出臺的措施在本政策中沒有重復,在已出臺票房達到1億元則獎勵200萬元的政策基礎上,增加了收入每增加1億元,增加100萬元獎勵,獎勵總額最高達800萬元的政策規定。

接下來,為了更好推動出臺的這些政策落地見效,重慶將進一步細化工作落實機制,推動出臺的政策能及時、透明、高效、精準服務各個市場主體和影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