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家博物館同心聚力 助力巴蜀瑰寶數字時代煥發光彩
2025-09-11 19:29:55 來源:重慶文藝網

近日,歷時4天的久久公益節“數字文物全民守護行動”(第一階段)川渝聯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落幕。這場以“科技+文物+公益”為核心的文化守護活動,不僅讓千年巴蜀瑰寶在數字時代煥發光彩,更因川渝29家博物館的全力配合、萬千參與者的熱情投入,成為一場全民共赴的文化之約。

活動啟動之初,川渝29家博物館便迅速響應、同心協力,用實際行動為文物守護注入力量。大足石刻博物館精心籌備,將館藏特色與公益理念深度融合,不僅在館內設置清晰的活動引導標識,更拿出定制化博物館物料,從印有石刻紋樣的紀念徽章到文物主題文創書簽,每一份物料都承載著對文化傳承的用心,讓參與者在掃碼拍照之余,收獲滿滿的儀式感。

大圓祥博物館同樣誠意十足,特意準備了蘊含民俗文化元素的祈福帶,讓市民游客在參與公益的同時,近距離感受川渝民俗的獨特魅力,不少人拿到物料后直呼“太有意義,這是逛館最特別的紀念”。

除了本地市民的踴躍參與,此次活動更吸引了來自新加坡、韓國等多國游客的關注。在重慶大轟炸“六五”隧道慘案史實展館遺址,外國游客認真聆聽歷史講解,隨后拿起手機掃描“文博碼”,用拍照的方式記錄這段沉重又珍貴的歷史;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韓國游客看到熟悉的歷史印記,主動參與活動并分享到社交平臺,讓跨國文化共鳴在公益行動中悄然傳遞;重慶自然博物館的珍稀標本展區前,新加坡游客駐足拍攝,感嘆“用科技讓文物‘活’起來的方式很新穎”。

本次活動中,重慶市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總隊的250余名志愿者始終堅守崗位,在29家博物館的33個服務點,超500人次提供貼心幫助,引導掃碼、解答疑問、協助上傳照片,成為連接博物館與參與者的重要橋梁。而每一位參與市民的“隨手一拍”,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熱力值”——最終積累的公益金,將全部用于川渝博物館文物3D采集、數字化檔案建設及文創開發,讓這份守護的力量持續延續。

這場文物守護行動的成功,離不開29家博物館的鼎力支持,離不開志愿者的無私奉獻,更離不開每一位參與者的熱情響應。從專業機構到普通市民,從本土游客到外國友人,大家因對文化的熱愛匯聚一堂,讓文物保護從“專業事”變成“全民事”。

據了解,久久公益節“數字文物全民守護行動”將一直持續到10月20日。未來,期待更多人加入“數字守藝人”的行列,共同守護巴蜀文脈,讓千年文明在數字時代綻放更持久的光芒!

文圖/重慶市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總隊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