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件“紅色設計”亮相川美!觀眾沉浸式感受延安時期的“人民溫度”
2025-09-14 16:21:38 來源:重慶文藝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王景行)9月13日,“為人民而設計——延安時期中國紅色設計展”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千余件珍貴展品,系統呈現了延安時期中國紅色設計的發展歷史。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陜西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從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和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總后方。據悉,本次展覽清晰梳理了該時期重大歷史事件與設計藝術活動,生動再現了那段歲月在物質與精神方面的雙重探索,揭示出歷史背后蓬勃的創作活力。

策展人、四川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黃厚石教授指出,延安時期的紅色設計,其最大特征就是“人民性”,通過設計為人民服務也一直是中國當代設計師的理想和動力,在這個意義上,廣義上的“延安設計”不僅決定了新中國設計的骨架與面貌,也成為中國設計的內在精神與價值判斷的標準。

藝術家呂琳創作的木刻連環畫《紀利子》

展廳內,四川美術學院館藏的呂琳木刻連環畫《紀利子》系列原作前圍滿觀眾。這套創作于1947年的黑白木刻,以粗獷的刀法和強烈的視覺對比,講述了貧農紀利子受盡壓迫后投身革命、成長為戰斗英雄的故事。

作為解放區美術的代表作,《紀利子》不僅是戰時“藝術為人民服務”思想的生動體現,更是研究中國現代版畫與革命宣傳的重要實物。據現場解說,“由于人物形象刻畫生動,矛盾沖突有力,場景和故事真實,很多看過連環畫的戰士和農民流下眼淚。”

步入“七大”會場展區,中央大禮堂模型、大會投票箱、旗插等核心文物被一一復刻呈現。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八路軍一二九師獻禮中共“七大”召開的降落傘,巨幅復刻品高懸于廳頂,整個傘身由彩色圖案及文字構成,按時間順序記述了一二九師的六大重要戰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敵后堅持游擊戰爭的最好例證和生動展示,現場極具視覺與情感震撼力。

在“轉向與新生”版塊,一只復制的開國大典大紅燈籠赫然映入眼簾,直徑達3米,鮮艷奪目。1949年開國大典當日,八盞這樣的大紅燈籠高懸于天安門城樓的十根廊柱之間,形成了一道壯觀的景象。它們不僅象征著新中國的誕生和光明的未來,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奮斗精神。

“這些設計誕生于最艱苦的年代,卻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芒。”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韋嘉在展覽現場表示,“它們告訴我們:真正偉大的設計,從來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共振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