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新大眾評論 | 凡人微光亦可照亮荒誕人間——對話影片《浪浪山小妖怪》
2025-09-16 10:38:03 來源:重慶文藝網

這個夏天,一部以“nobody”為主角的動畫電影在暑期檔一騎絕塵,以最溫柔的方式,擊中了無數普通人的心。在它荒誕喜劇的外殼之下,包裹著一顆滾燙的現實主義內核,讓觀眾在笑聲與淚光中看見了自己。

身份錯位:喜劇背后的現實棱角

《浪浪山小妖怪》巧妙之處,在于它用身份錯位搭建起整個故事的戲劇結構。一群連名字都不配在《西游記》中留下的小妖:小豬妖、蛤蟆精、黃鼠狼精和猩猩怪,竟然假扮成唐僧師徒,踏上了一場“山寨版”的西天取經之路。

這種設定本身充滿了荒誕與幽默。蛤蟆精扮演唐僧,社恐的猩猩怪冒充齊天大圣,瘦弱的小豬妖反串豬八戒,喋喋不休的黃鼠狼精飾演沙和尚......人設的極端反差讓它們每一次的出場都笑料百出。尤其是初次亮相時連孩童都騙不過時的窘迫,更是讓人忍俊不禁。

但笑過之后,卻深深打動了熒幕前的觀眾。影片借妖喻人,以“畫師改稿”“甲方虐我”等橋段,精準刺中了當代職場人的痛點。那只被甲方反復折磨的公雞畫師,何嘗不是每一個被“朝令夕改”修改逼瘋的打工人?而小妖們為了“長生夢”勉強湊成的取經團,又何嘗不是我們在現實中勉強拼湊的理想生活?荒誕,是這部電影的語言,而寫實,才是它真正的底色。

凡人英雄:微光雖小亦有尊嚴

《浪浪山小妖怪》并未停留在諷刺與笑鬧層面,它更深的意圖,是捕捉那些被宏大敘事忽略的凡人微光。導演於水曾說:“細節真實是通往共情的密鑰?!毙∝i妖母親溫柔的叮嚀、老和尚一頓暖飯的饋贈、村民樸素的信任......影片中那些細微而動人的時刻,逐漸匯聚成一道溫暖的光,照亮了小妖們原本虛妄的取經之路。

正如黃鼠狼精所言:“他們說,妖生來是反派,可我想當自己的英雄”,小妖們在cosplay他人生活的過程中逐漸邁向了對自我人生的追求。它們救下被妖邪困擾的村民,拒絕打劫落單的孩童,甚至在面對黃眉大王擄走童男童女的惡行時,明知力量懸殊仍挺身而出。這一刻,它們不再是假冒的取經人,而是真正擁有了取經人的信念與勇氣。

令人熱淚盈眶的是猩猩怪在處決前終于沖破社恐的束縛,高喊出“我是齊天大圣!”此刻,那不再是一句臺詞,而是一種覺醒。它讓我們看到:英雄氣概不一定來自天賦異稟,也可以源自平凡之軀的一次選擇。微光雖小,也能照亮一片天空;凡人雖弱,亦能成為自己的英雄。

蜉蝣撼樹:荒誕之后的溫情救贖

電影的英文名“Nobody”,已然暗示了這是一個關于“無名者”的故事。它們努力過、掙扎過、甚至燃燒過,最終卻還是沒能改變世界,也沒有留下名字。反派黃眉大王只是被主人輕輕責備,甚至還得到了新法器;反觀四個竭盡全力、燃燒殆盡的小妖卻被打回原形,歸于山野。這種“努力卻無果”的結局,撕破了傳統動畫“努力必有回報”的幻想,直面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無奈與無力。普通人何嘗不是如此?拼盡全力,也許依然僅僅是一個“nobody”。

但影片并沒有讓觀眾陷入徹底的絕望,它在現實之“堵”中,悄悄開了一扇“疏”的窗。大圣留下的四根毫毛、村民自發為它們立起的塑像,都是無聲卻有力的回應。真正的英雄主義,不是一定能贏,而是明知會輸,卻依然選擇全力以赴地去做。齊天大圣的溫柔不在于他救了它們,而在于他清楚地看見了它們,看見了這一群沒有主角光環的小妖。這種被看見的尊嚴,才是對平凡人生最深刻的慰藉。

《浪浪山小妖怪》之所以能成為票房與口碑的雙料冠軍,正是因為它既是一部讓孩子笑出聲的動畫,也是一部讓成年人沉默落淚的寓言。它用荒誕喜劇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關于身份、理想、尊嚴與失敗的現代故事。它讓我們看到,即使在神話的縫隙里,也有凡人的微光在閃爍;即使是在注定無名的命運中,也有人選擇活出滿懷信仰的堅守。

我們中的大多數或許都是浪浪山上的小妖怪,拼盡全力也只活成了一個“nobody”,但這部電影告訴世人:即使沒有留下名字,你曾走過的路、救過的人、相信過的事,都會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光?;仡^看,枝葉繁茂,山花綻放,那些曾經微不足道的堅持與善意,早已在時光深處扎根生長、自成一道清純的風景。

作者:董小玉 劉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