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覺醒之音——唐曉作品音樂會”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舉行。音樂會以豐富的藝術形式、深厚的情感表達,全面展現了重慶市曲藝團演員、作曲家唐曉多年來的藝術積淀與創作成果,為觀眾帶來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民族與流行的視聽盛宴。中國劇協副主席、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重慶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劉光宇、重慶市曲藝團副總經理史紹平等嘉賓出席并致辭。

音樂會由恢弘的民族器樂大合奏拉開序幕。重慶市大同民族樂團傾情演繹了唐曉作曲及改編的《沉載》與《記憶中的旋律》,后者以三首經典民歌重新編創而成,迅速將觀眾帶入濃郁的民族音樂氛圍中。主題曲《覺醒之音》進一步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整場演出分為“萌芽”“新聲”“升騰”三大篇章,系統呈現了唐曉從藝多年來的藝術軌跡與風格演變。

“萌芽”篇章以情景演繹與影像回顧相結合的方式,帶領觀眾走進唐曉的音樂人生。出身音樂世家的她,七歲起隨父親唐科貴學習二胡,受母親劉純良啟蒙樂理,自幼展露過人天賦。她不僅曾榮獲重慶市首屆通俗歌手大賽一等獎、第五屆CCTV音樂電視大賽銅獎,更是四川音樂學院流行聲樂專業的奠基人之一。從二胡演奏員、流行歌手,到轉型為作曲家,唐曉的藝術道路始終與音樂緊密相連。2010年進入重慶市曲藝團后,她從零開始鉆研曲藝音樂,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不斷尋求突破。

“新聲”篇章集中展示唐曉在曲藝創作方面的創新成果。四川盤子表演唱《姐妹齊繡中國夢》融入流行說唱元素,榮獲重慶市第三屆曲藝大賽二等獎;車燈表演唱《飛花令》以古代行酒令為靈感,用曲藝傳遞古詩詞之美,獲重慶市少兒曲藝大賽一等獎;清音表演唱《海棠花開》結合民歌與舞蹈,開創清音新格局;《攜手雙城曲漫天》則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背景,實現盤子表演與流行歌曲的跨界對話,展現出曲藝藝術的年輕活力。

在“升騰”篇章中,唐曉的創作進一步走向多元融合?!杜碜嫔礁琛穼⑼ㄋ壮ㄅc民歌元素相結合,傳遞地方文化底蘊;《四面山情緣》作為實景劇《四面情緣》主題曲,已成為當地文化標志之一。唐曉更親自登臺演唱原創作品《頑強》,以深情演唱傳遞不畏艱難、執著追求的藝術信念,引發強烈共鳴。
音樂會在全體演員合演《姐妹齊繡中國夢》的熱烈氣氛中落下帷幕。唐曉與主創團隊一同謝幕,觀眾以持久掌聲表達對音樂會的認可與贊賞。

史紹平表示,本場音樂會既是唐曉藝術生涯的階段性總結,也是其藝術道路的新起點,更集中體現了重慶市曲藝團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藝術理念。唐曉多年來深耕曲藝音樂創作,致力于將傳統曲藝與當代審美相結合,其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和市級獎項,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這場音樂會不僅是個人的藝術展示,更是傳統與現代、民族與流行交融互鑒的成功實踐,為曲藝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重慶市曲藝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