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正是烏江兩岸泛綠的季節,許是得力于江水的直接滋潤,江心那塊黃草壩,又最先舉起綠的旗幟。看著看著,由鵝黃而嫩綠,到了月底,一派蔥郁溢滿了整個島子。這時候,會有一只只木筏子從烏江的上游紛紛向黃草壩漂來,那島子便一日比一日熱鬧。那島子是堆放桐油、羊皮等山貨的好地方。待那些山貨熱騰騰地從這里運走以后,湘西的牛販子又看中了這里。打二月開始,直到三月的春水泛起,足足將島子折騰一個多月,他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這里。

牛販子來到這里,這兒便成了牛市,遠山遠水的人都要到這兒來買牛。有了這牛市,兩岸的吊腳樓群也會為之興奮。兩岸的人家積蓄了一個冬天的稻草,會成批成批的傾銷。山埡上那一個個谷草垛,轉瞬間會變成姑娘們身上的花衣。老爺子們難得抽上一回香煙,這時,他們會毫不猶豫扔下手中的旱煙袋,從口袋里掏出花花綠綠的香煙盒。
最熱鬧的還是得數黃草壩,那熙熙攘攘的市聲和牛犢兒撒歡時的聲音總是那么強烈地吸引著居住在兩岸的人家。薄暮時分,島子上的柳笛兒又吹開了,伴著悠揚的湘西民歌唱個不停。 那是一個下午,蘭子到河邊去洗衣,剛一下樓,便被一個陌生的聲音擋了回去。
“大姐,有谷草賣嗎?”說話的是一個土家阿哥,黑色的頭帕,黑色的對襟衣,黑色的綁腿,一眼就知道是一個牛販子。烏江兩岸的人都知道,牛販子經常從這里帶走烏江的女子。
看到他,蘭子的臉唰地一下紅到了耳根。她雖然害羞,卻并未回絕土家阿哥那熱辣辣的目光。蘭子的家后面,有兩堆高高的谷草垛還沒賣,全家人正為著這事兒發愁呢!
隨著滿滿一船稻草,蘭子來到了黃草壩,這時,土家阿哥正好牽著一頭溫順的牛犢兒在島子上來回溜達,那系在牛犢兒脖上的牛鈴兒聲“叮叮當當”在江心來回蕩漾,使這充滿綠意的小島更加有了生氣。土家阿哥見蘭子的到來,連忙停住了手中的韁繩,并微笑地迎了上去:“大姐,你來啦!你的草呢?”
蘭子指了指停靠在島邊的小船,小船上載滿的稻草,在陽光下泛著金黃色的光澤。蘭子姐和土家阿哥一道走上小船。

土家阿哥摸了摸那干爽的谷草:“這真是上好的草料啊!”他幾乎沒有討價還價,就把錢付給了蘭子,同時深情地送給蘭子一個銀質的鈴兒。
蘭子同樣沒有回絕那只銀鈴兒,她清楚,那可是土家阿哥的信物。她緊緊地攥住它,生怕失去了它,并不時地搖了搖,銀鈴兒的聲音從蘭子的手縫里透出,仿佛在傳遞著她內心的默許。人們完全未料到,就是那只銀鈴兒使蘭子遭到她母親一頓好打。人們路過她家的小樓,經常能聽到她母親的呵斥聲和蘭子的哭聲。未等到三月底,蘭子就被一聲聲嗩吶嫁到了后山。在哭嫁的路上,蘭子媽到是哭得很傷心,蘭子卻始終流不出一滴淚,送嫁的人卻依稀可聽到那嫁箱內傳出來的隱約的鈴聲。
歲月在飛快地流逝,仿佛要將一切都忘掉。而那島子仍是那么強烈地吸引著我。前不久,我又回到了黃草壩,才知道那里早已不是牛市了。而我卻依舊懷念著土家阿哥、蘭子姐,連同那回蕩在草叢中悠揚的鈴聲。我多想知道,就在那個充盈著綠意的島子上,是否還會滋生出那么美麗而動人的愛情故事……

再版感懷:散文《黃草壩》是我系列散文《難忘烏江》中的一篇很普通的散文,經著名語言藝術家張民和陳慧的朗誦,并在多種場合演播后,得到許多朗誦者的喜歡。張民和陳慧老師還把《黃草壩》帶到了黃草壩的發生地烏江畔的武隆區,同樣得到了武隆區朗誦愛好者的喜歡。武隆區文聯副主席、演講協會主席夏明和武隆區融媒體中心主持人許靜,為這個美好而充滿詩意的愛情故事所深深吸引和感動,他們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和敬意,在多次聆聽了張民陳慧版的《黃草壩》后,受到教益和啟迪,并聲情并茂地錄制了故鄉版的《黃草壩》。
作者:賴永勤,國家一級文學編輯,全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人才,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重慶市文旅委特聘專家,重慶廣電集團特聘節目評審。
朗誦:夏明,武隆區文聯副主席、演講協會主席,重慶市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朗誦:許靜,一級播音員,重慶市廣電協會播音主持專委會會員,武隆區融媒體中心主持人,首屆“重慶之星”電視主持人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第七屆“書香重慶?閱讀之星”有聲閱讀大賽銅獎獲得者。
圖片:劉民